pins-906x704.jpg (126.26 KB, 下載次數: 89)
下載附件
2017-7-1 16:58 上傳
目前,市場上標準的3D打印假肢通常被安裝在患者剩余的肢體上,假肢是獨立于佩戴者的。然而,最近的醫(yī)學進展可以讓植入人體內的螺釘來連接假肢和患者。
這種方法的主要挑戰(zhàn)是要創(chuàng)造一種不被人體免疫系統(tǒng)排斥的植入物,這種植入物看起來必須與身體中的天然組織,如骨骼、肌肉、軟骨等相同。
為此,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和北卡羅來納大學的研究人員用金屬3D打印技術制造出一種表面帶有骨骼紋理的關節(jié)植入物。這項已經發(fā)表在《3D打印和增材制造》雜志上的研究對比了用電子束熔融(EBM)和直接金屬激光燒結(DMLS)這兩種工藝3D打印的植入物的效果。
pibn-texture.jpg (76.39 KB, 下載次數: 95)
下載附件
2017-7-1 16:58 上傳
▲用EBM(A)和DMLS(B)3D打印的粗糙植入物
EBM 3D打印方面,研究人員使用了一臺Arcam的A2 3D打印機,DMLS技術則由EOS的一臺M290 3D打印機提供。兩臺機器均使用5級鈦來打印植入物。打印結果表明,EBM能有效制造出一種表面紋理粗糙的植入物。相比之下,DMLS既可以制造出精細的表面,也可以制造出粗糙的表面。
完成打印后,這些具有不同紋理的螺釘被植入活老鼠的腿內。4周后,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用EBM制造的粗糙螺釘比用DMLS制造的螺釘更難去除。這是因為,在體內,EBM螺釘能促進細胞更快地接受和生長。相比紋理精細的DMLS螺釘,帶有一個粗糙紋理的DMLS螺釘能更好地促進細胞生長。
總體而言,這個研究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表明3D打印的金屬螺釘是連接假肢的一個可行方法。當然,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找到最佳的植入物紋理。
南極熊,3D打印專業(yè)媒體平臺。點擊進入網址http://www.withyoor.com/
來源:天 工 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