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士大學醫(yī)院的一名口腔癌癥患者治愈之后,在治愈康復過程中成功地接受了面部修復手術。這得益于國際設計與研究中心(PDR)的3D建模以及雷尼紹(Renishaw)公司的金屬3D打印技術。
renishaw-sergical-guide.jpg (22.77 KB, 下載次數(shù): 95)
下載附件
2018-3-7 16:22 上傳
在癌癥治療后,伯納德.托馬斯(BernardThomas)的頜骨大面積被破壞,需要進行截骨和重建,以修復面容。PDR團隊將CT掃描數(shù)據(jù)轉換成stl文件,然后在軟件中創(chuàng)建頜骨和腓骨的3D模型。
之后根據(jù)外科醫(yī)生的要求,PDR工程師設計了腓骨的切割路徑,以精確地采集兩段健康的骨骼和血管結締組織,這確保了下顎的新部分將具有健康的血液供應。
renishaw-sergical-guide-1.jpg (21.19 KB, 下載次數(shù): 88)
下載附件
2018-3-7 16:22 上傳
3D打印手術導板
PDR將切割指南和下頜骨板的三維數(shù)字文件發(fā)送給雷尼紹,它使用鈦合金TiMG1在雷尼紹AM250金屬3D打印機上重構病人的下頜骨,3D打印出手術導板和植入物。這樣一來,在切割導板上捕獲到骨表面的精確輪廓,提高了切割的精度,并確保兩塊骨片以正確的角度切割,有利于建立牢固的關節(jié)。手術方案留下盡量狹窄的縫隙,有利于術后骨骼融合。
renishaw-AM250.jpg (19.19 KB, 下載次數(shù): 80)
下載附件
2018-3-7 16:22 上傳
手術過程沒有任何并發(fā)癥,患者恢復正常,在骨骼結合在一起后,再用移植物和支架進行修復性牙科手術。這項方案被認為不僅使手術結果更加可控,而且有助于病患更快更好地恢復,重回健康生活。
文章來源:中關村在線 雷尼紹
|
上一篇:Desktop Metal推出人工智能系統(tǒng)自動完成三維建模下一篇:工信部增材制造(3D打印)研究院張云飛發(fā)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