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7日,南極熊從外媒獲悉,GE Research正在通過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E)推進一個項目,希望通過通過增材制技術來研發(fā)耐高溫,高壓并且超緊湊型換熱器。
ge-research-uses-3d-printing-to-design-ultra-performance-heat-exchanger-1.jpg (63.05 KB, 下載次數(shù): 6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4-17 09:40 上傳
△換熱器原型的特寫鏡頭。圖片來源:GE Research
GE與馬里蘭大學和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合作開發(fā)了一種超高性能換熱器,可在溫度超過1,650°F,壓力> 3,600 psi的條件下運行。這種新型熱交換器可在現(xiàn)有和下一代發(fā)電廠平臺上實現(xiàn)更清潔,更高效的發(fā)電。
GE研究的首席熱工程師兼ARPA-E獎的項目負責人Peter deBock表示,該團隊獨特的技能組合將產生一種新的熱交換器設計,打破新的效率障礙。 “我們正在利用我們在金屬和熱管理方面的深厚知識,通過3D打印的力量,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應用它。 通過3D打印,我們現(xiàn)在可以實現(xiàn)以前無法實現(xiàn)的新設計架構。這將使我們能夠創(chuàng)造一種“UPHEAT”設備,可以在比現(xiàn)在的熱交換器高250°C(450°F)的溫度下經濟高效地運行。“
deBock指出,換熱器與人體肺部的功能相似。 “肺是最終的熱交換器,循環(huán)你呼吸的空氣,使身體保持最佳性能,同時調節(jié)身體的溫度。像燃氣輪機這樣的發(fā)電設備中的熱交換器基本上執(zhí)行相同的功能,但是在更高的溫度和壓力下。通過增材制造,GE和馬里蘭大學現(xiàn)在將探索更復雜的生物形狀和設計,以實現(xiàn)熱交換器性能的逐步改變,從而實現(xiàn)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排放。
ge-research-uses-3d-printing-to-design-ultra-performance-heat-exchanger-2.jpg (80.06 KB, 下載次數(shù): 6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4-17 09:45 上傳
新型換熱器將利用獨特的耐高溫,抗裂的鎳超合金,專門為GE研究團隊的增材制造工藝而設計。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將利用其在腐蝕科學方面的知名專業(yè)知識來測試和驗證材料的長期性能。 完成后,熱交換器將提高間接加熱電源循環(huán)的熱效率,如超臨界二氧化碳(sCO2)布雷頓發(fā)電,降低能耗和排放。 此外,耐高溫的熱交換器為先進的航空航天應用提供了新的機會。
編譯自:3d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