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熊導讀:2020年10月5日起,復合多軸增減材混合3D打。ㄓ捎谠谲姽ゎI域應用潛力巨大)、極紫外(EUV)、5nm晶圓生產等新興技術,正式被美國商務部工業(yè)與安全局出口管制!這有可能對中國3D打印等產業(yè)造成重大影響。國貨當自強啊。
自從2019年以來,南極熊就有點擔心3D打印會被美國限制技術出口了。早在2018年11月,美國發(fā)布了限制14類技術出口,清單中的第9類,單獨作為一個主要的類別,大大的寫著"3D打印”。以后美國的3D打印機、材料、軟件相關核心技術,都有可能被限制出口中國。
1.jpg (73.18 KB, 下載次數(shù): 721)
下載附件
2020-10-14 18:06 上傳
擔心了一兩年,“靴子終于落地”!美國新增六項出口管制技術,第一項就是多軸混合增材制造(3D打印)/計算機數(shù)控(CNC)機床!文末有美國發(fā)布的PDF文件下載。
2020年10月5日,美國商務部工業(yè)與安全局(the Department of Commerce’s 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 (BIS) )發(fā)布了最終規(guī)則,對《關于常規(guī)武器和兩用貨物及技術出口管制的瓦森納安排》2019年12月全體會議上達成的六項“新興技術”實施新的多邊管制。聲稱這些新興技術“對美國的國家安全至關重要”,包括黑客取證工具、監(jiān)視軟件、次軌道飛行器,以及制造集成電路和半導體的工具及技術。
3.jpg (91.26 KB, 下載次數(shù): 675)
下載附件
2020-10-14 18:30 上傳
△美國商務部工業(yè)與安全局發(fā)布的文件
該規(guī)則標志著《出口管理條例》(EAR)的《商業(yè)控制清單》(CCL)中對新興技術和基礎技術控制的進一步多邊實施! 2018年出口管制改革法案》(ECRA)第1758條創(chuàng)建了一個跨機構流程,用于識別“對美國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新興技術和基礎技術。ECRA還指示美國政府提議將此類技術添加到多邊控制制度中,例如瓦森納安排清單,該清單每年更新一次。
GlobalTradeAndSanctions.jpg (102.96 KB, 下載次數(shù): 697)
下載附件
2020-10-14 18:12 上傳
六項新控制的技術包括:
1,增材減材混合增材制造(AM)/計算機數(shù)控(CNC)工具(2B001)。涉及集成了增材制造(也稱為3D打。┖陀嬎銠C數(shù)控(CNC)機床的混合設備,其體現(xiàn)了自動化機器當下和未來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車削,銑削或磨削功能。
1.jpg (134.78 KB, 下載次數(shù): 707)
下載附件
2020-10-14 18:27 上傳
△對于擁有增材、銑削減材復合功能的裝備的應用進行逐項評估,確保這些增減一體化裝備的使用情況受到管制。過去一些年里,機床制造商在其裝備上不斷附加新的功能;近些時候,增材制造(特別是金屬3D打印)的功能也逐漸被附加到5軸CNC系統(tǒng)上。不僅如此,未來的多軸增減一體化裝備也會持續(xù)受到管控。適用于ECCN 2B001分類的3D打印機器出口到被打上“X”標簽的受管控國家的時候,需要先得到美國頒發(fā)許可證,否則不能出口
其實,對于“集成了增材制造和計算機數(shù)控(CNC)混合3D打印機的設備”,南極熊來匯總一下,符合這個條件而被美國出口管制的3D打印機,可能包括:
美國AREVO的直接能量沉積(DED)碳纖維復合材料3D打印技術;
美國宇航局(NASA)增強型DED 3D打印技術;
然而,中國也有公司開發(fā)出類似五軸定向能量沉積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了。例如:華中科技大學的鑄鍛銑一體化金屬3D打印技術;
南京中科煜宸的五軸定向能量沉積(DED)金屬3D打印技術(最大打印尺寸可超過4米、自主智能控制軟件RASIC、自主核心器件激光加工頭以及噴嘴,詳見http://www.withyoor.com/thread-140718-1-1.html );
山東雷石的五軸定向能量沉積(DED)金屬3D打印技術,詳見報道《五軸定向能量沉積(DED)金屬3D打印新生力,南極熊專訪山東雷石》http://www.withyoor.com/thread-142209-1-1.html
△視頻:增材減材混合直接能量沉積(DED)金屬3D打印技術演示
有專業(yè)人士表示,對于3D打印領域,“美國真正有競爭力的是激光器和振鏡。但目前鋪粉設備主流廠家大部分還在歐洲。設備本身并不受管控,管控主要是粉末和大功率激光器(鈦粉/鋁粉/高溫合金粉)。審核機構瑞典是ISP管控,德國是BAFA。當然直接用戶是軍方或者最終產品是供給軍方,或者公司網(wǎng)站以及網(wǎng)絡搜索上明確寫參與武器或軍工項目,常常會有影響!
2,設計用于制造極紫外(EUV)掩模(3D003)的計算光刻軟件。該規(guī)則更新了3D003,以控制計算用的極端紫外線光刻(EUVL)軟件,該軟件用于優(yōu)化EUV掩模版母版上的圖案,以在晶片上制作優(yōu)化的光刻膠圖案。
3,用于5nm生產的晶圓精加工技術(3E004)。該規(guī)則將增加ECCN 3E004,以基于多個參數(shù)來控制用于高端集成電路基板生產的“技術”。
4,繞過計算機(或計算機設備)上的身份驗證或授權控制并提取原始數(shù)據(jù)的數(shù)字取證工具(5A004 / 5D002)。這些工具已被軍隊使用,可以快速分析設備并恢復受保護的信息。根據(jù)最終規(guī)則,“提取原始數(shù)據(jù)”一詞闡明了僅限于提取簡單用戶數(shù)據(jù)的項,例如聯(lián)系人列表,視頻和照片(例如,在手機之間傳輸個人信息)將不受控制。該規(guī)則還將“許可例外” ENC第EAR740.17(b)(3)(iii)(B)條歸類,這意味著在將此類工具導出到第三方之前,需要提交CCATS以及半年銷售報告。
5,用于監(jiān)視和分析的,通過切換接口從電信服務提供商處獲取的通信和元數(shù)據(jù)的軟件(5D001)。該軟件必須具有根據(jù)通信內容或從服務提供商處獲取的元數(shù)據(jù)的“硬選擇器(hard selectors)”執(zhí)行搜索的能力,并且它必須具有基于關系網(wǎng)絡映射或跟蹤目標個人移動的能力。不包括用于計費目的的軟件,網(wǎng)絡服務質量(QoS),體驗質量(QoE),中介設備或移動支付或銀行使用的軟件。
6,次軌道飛行器(9A515)。這是指旨在在平流層上方運行并在不完成軌道的情況下降落在地球上的飛機。因此,它不符合CCL中對“航天器”的當前定義,該定義僅限于衛(wèi)星和太空探測器。
上面列出的六種技術中的每一種都是出于國家安全(NS)的原因而受到控制的。
注意:
標準更加具體:BIS繼續(xù)采取對“新興技術”實施控制的方式,確定了具體細則標準,而不是BIS在其2018年擬制定規(guī)則的事先通知(ANPRM)中就新興技術征求公眾意見時列出的寬泛技術類別。
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的影響:這些技術現(xiàn)在在外國投資交易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根據(jù)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CFIUS)的審查和調查,被認定為基礎技術和新興技術的技術被視為“關鍵技術”,并可觸發(fā)對某些少數(shù)股權投資的管轄權和強制性申報要求。
直接產品規(guī)則:與上述技術相關的ECCNs受國家安全控制。因此,根據(jù)傳統(tǒng)的外國直接產品規(guī)則,任何使用美國技術或軟件的外國產品都可能受到EAR的管轄。
2020年10月5日發(fā)布的文件Implementation of Certain New Controls on Emerging Technologies Agreed at Wassenaar Arrangement 2019 Plenary
美國六項管制內容2020-18334.pdf
(378.48 KB, 下載次數(shù): 897)
2020-10-14 18:29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中國3D打印技術出口管制
2020年8月28日,中國商務部、科技部調整發(fā)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第二部分“限制出口部分”第八條“通用設備制造業(yè)”中:
(八)通用設備制造業(yè)
26.新增“3D打印技術(編號:183506X),控制要點:‘鑄鍛銑一體化’金屬3D打印關鍵技術”。
27.新增“工程機械的應用技術(編號:183507X),控制要點:裝載機、推土機、挖掘機等減振降噪、智能控制等研發(fā)成果的應用技術”。
28.新增“機床產業(yè)基礎共性技術(編號:183508X),控制要點:機床的創(chuàng)新設計、基礎工藝、試驗驗證、可靠性及功能安全等機床產業(yè)基礎共性技術研究”。
鑄鍛銑一體化金屬3D打印關鍵技術,在南極熊看來,其實也算是一種復合增減材混合3D打印技術!和美國管制出口的技術類型是一致的!鑄鍛銑一體化金屬3D打印技術首創(chuàng)了“鑄鍛同步、控形控性、缺陷檢測、自主修復”多功能集成系列裝備,實現(xiàn)1臺設備超短流程制造大型復雜鍛件的重大創(chuàng)新。
這項技術來自華中科技大學張海鷗團隊。獲得了2020年湖北省技術發(fā)明獎一等獎!詳見《金屬3D打印“微鑄鍛”技術喜獲湖北省技術發(fā)明獎一等獎》
1.jpg (185.45 KB, 下載次數(shù): 687)
下載附件
2020-10-14 22:38 上傳
▲大型鑄鍛銑復合增材設備(部分)
鍛件的傳統(tǒng)制造方法流程長、工序復雜,需要多臺大型設備、制造成本高,污染排放量大,而微鑄鍛銑復合增材制造流程短,只需通過一臺設備就可以完成金屬絲材到鍛件的制造。縮短周期40%-70%,當前,該技術的熔積效率為10kg/h以上,材料消耗減少70%~80%,能耗約為傳統(tǒng)制造的10~15%?色@得12級等軸細晶組織,遠高于傳統(tǒng)鍛造的7~8級,成形質量和組織均勻一致性、穩(wěn)定性高于傳統(tǒng)制造10%~30%。
早在2020年5月,為了幫助我國3D打印行業(yè)解決核心進口零部件(例如激光器、振鏡、電子槍等)的供應,國家發(fā)改委希望統(tǒng)計了解行業(yè)的情況。詳見http://www.withyoor.com/thread-141460-1-1.html
想要為中國3D打印行業(yè)出力?請看“全國3D打印人才招聘”http://www.withyoor.com/forum-47-1.html
|
上一篇:廣東省培育激光與增材制造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下一篇:對各地政府3D打印公共平臺運營的思考與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