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4日/,近日在二一五醫(yī)院神經外科肖三潮主任醫(yī)師指導下,神經重癥監(jiān)護室謝國強主任及肖學謙副主任醫(yī)師成功應用3D打印導板技術,為一例患有顱內腫瘤伴出血患者規(guī)劃了個體化手術方案,精確定位腫瘤部位,在顯微鏡下全切腫瘤。
53歲的張先生以“突發(fā)意識不清4小時”代訴入院。入院時患者淺昏迷,極度煩躁。頭顱CT及MRI提示:右顳葉占位病變伴出血,病灶呈不均勻強化,中心囊變,考慮高級別膠質瘤。
1f178a82b9014a902e87ed353640d61bb21beebb.jpeg (50.91 KB, 下載次數(shù): 88)
下載附件
2022-2-24 09:11 上傳
960a304e251f95ca73c622f66b20903767095204.jpeg (43.88 KB, 下載次數(shù): 88)
下載附件
2022-2-24 09:11 上傳
顱內腫瘤的精準定位直接影響著手術中腫瘤的切除程度,進而決定了患者的預后。在沒有神經導航的情況下,按照常規(guī)的術前定位方法,需要依據(jù)CT或MRI測量結果,在患者頭部貼上相應數(shù)量的mark標志點,然后再次進行頭顱CT或MRI掃描,根據(jù)掃描結果調整mark標志點。此方法存在定位不準確,增加病人檢查費用,加重患者術前焦慮心情等弊端。
在肖三潮主任醫(yī)師指導下,神經重癥監(jiān)護室團隊全方位分析患者病情,利用在醫(yī)學影像數(shù)據(jù)化處理方面的技術優(yōu)勢,為患者制定了個體化手術方案。使用3D slicer軟件重建腫瘤并在體表投影,進而使用3D打印導板技術設計并制作3D打印模型,做到腫瘤的精準定位,在顯微鏡下全切腫瘤,最大限度減少手術創(chuàng)傷。術后,在神經重癥監(jiān)護室護理團隊的精心護理下,患者神志清楚,語言及四肢活動正常,無任何神經功能障礙。
3D slicer軟件重建腫瘤及設計打印導板:
d0c8a786c9177f3e01ba01aaeff8d4ce9e3d5648.jpeg (21.8 KB, 下載次數(shù): 97)
下載附件
2022-2-24 09:12 上傳
a044ad345982b2b7414842cd909a24e677099ba1.jpeg (16.04 KB, 下載次數(shù): 64)
下載附件
2022-2-24 09:12 上傳
手術切口設計:
b3b7d0a20cf431ad36dc9307ea0143a62edd9840.jpeg (78.83 KB, 下載次數(shù): 72)
下載附件
2022-2-24 09:12 上傳
術后CT:
71cf3bc79f3df8dca56303866b269d8247102808.jpeg (33 KB, 下載次數(shù): 77)
下載附件
2022-2-24 09:12 上傳
陜西省核工業(yè)二一五醫(yī)院神經重癥監(jiān)護室作為“數(shù)字神經外科與人工智能創(chuàng)新研究團隊”,建有咸陽市“腦神經功能研究重點實驗室”,著眼神經外科臨床疑難問題,不斷深入研究探索,已相繼開展虛擬現(xiàn)實技術、低成本增強現(xiàn)實技術、3D打印技術及醫(yī)學影像數(shù)字化處理技術,為臨床醫(yī)療提供多模態(tài)評估、顱內病變定位、手術過程模擬等重要輔助。二一五醫(yī)院神經重癥監(jiān)護室始終秉承“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工作宗旨和“以盡可能小的創(chuàng)傷換取治愈或緩解疾病”的微創(chuàng)理念,已相繼開展高血壓腦出血、腦垂體瘤、腦積水的神經內鏡微創(chuàng)治療,為患者制定個體化診療方案,解除患者病痛,得到廣大患者好評。
3801213fb80e7becdd1a51b08f1956319a506b64.jpeg (35.14 KB, 下載次數(shù): 78)
下載附件
2022-2-24 09:13 上傳
來源:陜西省核工業(yè)二一五醫(yī)院
|
上一篇:MakerBot引入LEHVOSS集團全新復合材料,強化METHOD材料組合下一篇:神州數(shù)碼正式成為Stratasys旗下品牌MakerBot中國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