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7日,南極熊獲悉,美國能源部旗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的研究團隊取得了重大突破,成為全球首個采用3D打印技術生產用于發(fā)電廠大型旋轉蒸汽渦輪葉片的團隊。
1702773913839.jpg (78.93 KB, 下載次數: 118)
下載附件
2023-12-17 08:50 上傳
△WAAM 3D打印技術
該項目由西門子技術公司(西門子在美國的研發(fā)中心)牽頭,展示了電弧增材制造(WAAM)技術在生產超過25磅重關鍵部件方面的可行性。這些部件傳統(tǒng)上依賴于鑄造和鍛造設備制造,而這些設備的生產大多已轉移到美國國外。
ORNL沉積科學與技術小組的首席研究員兼組長Michael Kirka指出:“我們現(xiàn)在意識到,國內供應鏈難以提供超過100或200磅的小批量鑄件和鍛件。這使我們面臨困境,尤其是在看到國際沖突如何影響關鍵物資國際流動的情況下!
WAAM技術在機械臂的控制下,通過電弧熔化金屬絲,將金屬層層堆積成所需形狀。打印完成后,零件將進行精密機加工,以確保滿足最終設計的精確要求。用于制造渦輪葉片的這項線弧技術,是根據與林肯電氣公司的合作研發(fā)協(xié)議共同開發(fā)的。
1702773932242.jpg (204.59 KB, 下載次數: 138)
下載附件
2023-12-17 08:50 上傳
能源與WAAM技術
電弧增材制造技術基于成熟的焊接工藝,這使得它特別適合修復現(xiàn)有零件。這一優(yōu)勢讓西門子能源公司等企業(yè),能夠更便捷地根據與電力公司的服務合同進行設備的維護和升級。
西門子自2019年開始研究電弧增材制造時,主要集中在部件的修復上。然而,隨著COVID-19大流行的影響,新鑄造的蒸汽渦輪葉片的交貨期延長至兩年,項目的研究范圍隨之擴展。Kirka指出,項目進一步發(fā)展到包括打印完整的替換零件,因為這類渦輪機廣泛應用于天然氣、煤炭和核能發(fā)電站。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對材料進行了深入研究,并開發(fā)出了更精確的方法來評估打印部件的機械性能。由鋼合金制成的大型蒸汽渦輪葉片便是這些研究努力的成果。
西門子技術的高級首席專家Anand Kulkarni表示:“最初的計劃是僅打印葉片頂部的25%。但是,當我們意識到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電弧打印設備的潛力時,我們相信能夠一次性完成整個葉片的構建。在制造過程中對零件進行掃描,為我們提供了精確的數據,這些數據對我們的加工人員至關重要,有助于我們縮短生產周期!
1702773978328.jpg (216.27 KB, 下載次數: 134)
下載附件
2023-12-17 08:50 上傳
△采用WAAM 3D打印技術一次性構建的渦輪機葉片
二周內完成大型渦輪葉片制造
盡管大型鑄件和鍛件的交貨時間已縮短至七至八個月,但橡樹嶺國家實驗室能夠在短短12小時內完成葉片的3D打印。據悉,包括機械加工在內,整個葉片的制作可以在兩周之內完成。南極熊相信,隨著該技術的迭代更新,制造時間可以進一步縮減。
Kirka指出,雖然線弧增材制造是一種知名的3D打印技術,但此前從未用于生產如此大型的旋轉部件。渦輪葉片通常沒有平行或垂直的表面,它們的外形曲線朝著尖端逐漸變窄。他說:“打印和完成沒有定位特征的部件是一項挑戰(zhàn)!贝送,這種尺寸的重型部件冷卻速度更慢,這增加了沉積層速度和順序的敏感性。
1702774006222.jpg (177.64 KB, 下載次數: 140)
下載附件
2023-12-17 08:50 上傳
在零件加工完成后,西門子與電力研究院合作進行了無損檢測和測試!拔覀內栽谘芯坎牧蠈傩,看看與傳統(tǒng)制造方法相比結果如何,”Kirka表示。然而,對于維修而言,屬性并非必須完全相同:當前的挑戰(zhàn)是保持發(fā)動機的運行并避免停機。“如果零件質量上乘,它將為更廣泛的按需制造開辟道路,而這項案例研究已經為大型部件的生產敞開了大門!
這項技術的成功應用,不僅提高了關鍵能源部件的制造效率和靈活性,也為3D打印技術在能源行業(yè)中的進一步應用奠定了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