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采用了3D打印技術生產的零件的“狂風”戰(zhàn)斗機完成試飛,這被英國媒體視為航空制造領域大規(guī)模使用3D打印技術的標志性事件。實際上,目前3D打印技術已經在多國、多種飛機上得到了廣泛使用。中國航空工業(yè)部門在3D打印的部分應用領域已經進入世界第一集團。不過,專家認為,3D打印技術并非萬能,短時間內3D打印還無法完全代替?zhèn)鹘y(tǒng)的加工制造業(yè)。
大到飛機、汽車,小到gun、巧克力,統(tǒng)統(tǒng)都可以“打印”出來。3D打印,這項被譽為“將帶來第三次工業(yè)革命”的數字化制造技術,似乎近兩年才走入國內民眾的視野。事實上,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高校和科研機構就已經開始了3D打印技術的研究,如今部分科研成果已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雖然在民用領域3D打印才剛剛起步,但在中國的工業(yè)和科技領域,3D打印技術早就不是新鮮名詞了。近期的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國際文化產業(yè)博覽會、科技活動周科普展覽上,3D打印機都是參展方和觀眾的寵兒。
今年年初,科技部表示,正在制定3D打印的相關戰(zhàn)略規(guī)劃。殲-15總設計師孫聰3月份透露稱,鈦合金和M100鋼的3D打印技術已廣泛用于新機設計試制。其中,于2012年10月至11月首飛成功的機型,廣泛使用了3D打印技術制造鈦合金主承力部分,包括整個前起落架。
|
上一篇:北師大學生自制低成本3D打印機走紅下一篇:EOS與空中客車評估3D打印制造&環(huán)保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