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熊導讀:2020年以來,激光鋪粉(SLM)、激光送粉、電弧熔絲等金屬3D打印技術在軍工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加速發(fā)展,特別是中國相關領域的需求出現爆發(fā)之勢。國外軍火承包商、火箭制造商已經紛紛采用。
下面南極熊介紹一下電弧熔絲金屬3D打印技術,可以實現超大尺寸高性能金屬3D打印件的制造,而且速度效率還很高。
1.jpg (64.6 KB, 下載次數: 521)
下載附件
2021-1-18 10:14 上傳
WAAM電弧熔絲3D打印技術(WireArcAdditiveManufacture,WAAM)。一般情況下,WAAM是一種利用逐層熔覆原理,采用熔化極惰性氣體保護焊接(MIG)、鎢極惰性氣體保護焊接(TIG)以及等離子體焊接電源(PA)等焊機產生的電弧為熱源,熔化金屬絲材,在程序的控制下,根據三維數字模型由線-面-體逐漸成形出金屬零件的先進數字化制造技術。它不僅具有沉積效率高;絲材利用率高;整體制造周期短、成本低;對零件尺寸限制少;易于修復零件等優(yōu)點,還具有原位復合制造以及成形大尺寸零件的能力。
中國電弧熔絲增減材一體化制造10米級高強鋁合金重型運載火箭連接環(huán)
國家增材制造創(chuàng)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學盧秉恒院士團隊利用電弧熔絲增減材一體化制造技術,制造完成了世界上首件10m級高強鋁合金重型運載火箭連接環(huán)樣件,在整體制造的工藝穩(wěn)定性、精度控制及變形與應力調控等方面均實現重大技術突破。
1.jpg (83.86 KB, 下載次數: 512)
下載附件
2021-1-18 10:12 上傳
10米級超大型鋁合金環(huán)件是連接重型運載火箭貯箱的筒段、前后底與火箭的箱間段之間的關鍵結構件。該樣件重約1t,創(chuàng)新采用多絲協(xié)同工藝裝備,制造工藝大為簡化、成本大幅降低,制造周期縮短至1個月。目前,采用增減材一體化制造技術成功完成超大型環(huán)件屬國際首例。
2.jpg (61.48 KB, 下載次數: 548)
下載附件
2021-1-18 10:12 上傳
隨著我國航空航天事業(yè)不斷發(fā)展,對運載火箭、空間站等大型化、整體化制造提出了更高需求。為搶占世界增材制造科技戰(zhàn)略高點,滿足我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需要,盧秉恒院士團隊潛心研發(fā),克服了多路打印的運動控制、大尺寸結構件打印的變形與應力調控等難題,成功實現了大型航天鋁合金回轉體構件整體增減材制造成形、組織性能精確調控等關鍵技術突破,為我國航天型號工程的快速研制提供了技術支撐,亦讓我國深空探測裝備硬件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
上一篇:Naval 集團為法國海軍3D打印了一噸重的船舶螺旋槳下一篇:高4米,國外創(chuàng)客制造1:12的3D打印SpaceX星際飛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