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極目新聞
這是具有人工生物活性的多級結構人工骨修復材料,在國內獲批上市量產,有望幫骨科創(chuàng)傷患者獲得更好的愈合效果。而相比較于進口同類材料平均每克約4-6千元不等的終端價格,光谷造耗材終端價格可打“骨折”,每克只有約1-2千元。
白色“建材”幫骨細胞造“房子”,能用于3D打印
2022年11月22日,極目新聞記者在武漢亞洲生物的產品展廳看見,這種材料樣品就裝在各種小玻璃瓶和滅菌包裝盒中,容量按克算,呈白色粉末狀、顆粒狀和圓柱狀等形態(tài)。
“這種叫‘優(yōu)骼生’的材料功能強大,可以根據骨創(chuàng)傷修復手術的需要,進行塑形和植入。”項目首席科學顧問、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張勝民說,它還能用于3D生物打印。
640.jpeg (48.71 KB, 下載次數: 293)
下載附件
2022-11-27 14:28 上傳
△光谷造人工骨修復材料
他介紹,骨腫瘤、外傷、骨壞死和手術等原因都可能產生人體骨骼缺損。這時,醫(yī)院通常使用自體骨、異體骨、金屬假體和人工骨等材料,為患者進行修復或替換。目前人工骨修復材料的研究應用越來越廣泛,后來居上,快速發(fā)展是大勢所趨。
亞洲生物研發(fā)的這款產品,是國內首個獲批上市的具有人工生物活性的多級結構人工骨修復材料。張勝民介紹,該產品的關鍵原料是一種高活性鈣磷生物材料,通過多項授權發(fā)明專利和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應用,材料產品化后其主要成分和結構接近于人體骨骼組織。
張勝民打了一個比方,新型人工骨修復材料起到的作用,像是修房子用的“建材”。塑形和植入后,它們構成無數個納米級、微米級大小的結構單元和空隙,用舒適空間吸引骨細胞“住”進來、生長成新的骨組織,最終達到新骨再生、骨缺損愈合的目標。
該項目相關技術負責人介紹,經過前期在北京、石家莊、昆明等5地長達四年的多中心臨床試驗,結果表明,跟對照試驗的市場主要骨修復材料相比,該產品表現(xiàn)出了優(yōu)異的生物安全性和修復可靠性,植骨融合率高達100%,無一例不良反應事件。甚至有見證臨床試驗效果的醫(yī)生,主動推薦自己的親友患者使用。
較進口耗材價格打“骨折”,更多生物材料將上市
對骨創(chuàng)傷患者特別有吸引力的是:以前,因為骨科創(chuàng)傷類的修復材料以進口的居多,有點“燒錢”。而今后,這一現(xiàn)狀可能會得到改觀。
據艾瑞咨詢等機構相關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醫(yī)療器械需求市場,2020年市場規(guī)模已超過1萬億,并且還在不斷增長。其中,國內骨科生物材料需求量大,但是高端材料器械76%由國外廠商提供,平均單克終端價格從4-6千元每克不等,國產化空間巨大。
“經過測算,我們的人工骨修復材料,量產并廣泛進入醫(yī)院臨床應用后,終端價格可降低至1-2千元每克,較同類進口材料價格降低50%甚至更多!眮喼奚锸袌霾块T負責人透露,最終需要患者支付的治療費用會更親民,同時,治療效果比進口材料更安全可靠。
本月,亞洲生物集團還聯(lián)合武漢產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院、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武漢紡織大學和北京大學口腔醫(yī)院等單位,武漢紡織大學和北京大學口腔醫(yī)院等單位,在光谷成立了“武創(chuàng)院生物醫(yī)用材料器械研究所”,由中美兩國院士擔任首席科學家。
640-1.jpeg (127.91 KB, 下載次數: 305)
下載附件
2022-11-27 14:28 上傳
△專家論證“武創(chuàng)院生物醫(yī)用材料器械研究所”成立構想
預計未來3-5年,上述研究所將推動5-6件生物材料重大產品取得國家藥監(jiān)局第三類醫(yī)療器械注冊證,造福民生。
11月24日,亞洲生物位于鄂州的產品生產基地已經正式啟用,年設計產能為10億元/年。由該公司研發(fā)的升級版人工骨修復材料、口腔修復材料、人工皮膚材料等,也已相繼進入或完成安全性評價和動物實驗等關鍵推進階段,未來計劃均在大光谷實現(xiàn)產業(yè)化。
640-2.jpeg (66.71 KB, 下載次數: 313)
下載附件
2022-11-27 14:28 上傳
亞洲生物產品生產基地內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