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FL生物3D打印與生物制造
植入物相關感染(IAIs)是骨科手術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不僅會導致慢性炎癥、植入失敗,還會增加患者負擔。目前,全身抗生素治療存在局部濃度不足和全身毒性風險,功能涂層也面臨載藥有限和涂層脫落等問題。來自解放軍總醫(yī)院的李巖峰教授團隊與清華大學的溫鵬副教授團隊合作,針對可降解鋅基植入物機械強度不足、鋅離子濃度難以兼顧成骨和抗菌效果的痛點,通過合金設計和微結構改性,結合激光粉末床熔融技術,開發(fā)出Cu合金化并經熱處理的Zn基植入物,實現了成骨和抗菌性能的雙重提升。相關工作以“Osteogenic and antibacterial enhancement by alloying design and microstructural modification of additively manufactured biodegradable metals”為題發(fā)表在《Biomaterials》上,解放軍總醫(yī)院的李巖峰教授、趙彥濤副教授和清華大學的溫鵬副教授為通訊作者。
640.jpg (249.64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7-8 18:19 上傳
研究內容
通過電子顯微鏡觀察、X射線衍射分析、硬度測試和拉伸實驗等方法,研究了純鋅、Zn-2Cu合金和熱處理后的HT/Zn-2Cu合金的微觀結構和機械性能。結果表明,熱處理促使合金中析出強化相ε-CuZn?,其中HT/Zn-2Cu的屈服強度最高,達到203兆帕,機械強度顯著提升。
640-1.jpg (217.61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7-8 18:19 上傳
圖 1. 鋅、Zn-2Cu 和 HT/Zn-2Cu 的微觀結構和機械性能。
通過測量材料表面電位、腐蝕電流,檢測浸泡液中離子濃度以及分析降解產物成分等方法,研究了材料在模擬體液中的降解行為。結果表明,熱處理加速了材料的降解過程,HT/Zn-2Cu釋放的鋅離子和銅離子濃度更高,且降解產物主要為氧化鋅、磷酸鋅等無害物質。
640-2.jpg (217.61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7-8 18:19 上傳
圖 2. 鋅、Zn-2Cu 和 HT/Zn-2Cu 的體外降解行為。
通過細胞培養(yǎng)實驗(觀察細胞存活、增殖情況),研究了材料提取物對成骨細胞的毒性和相容性。結果表明,高濃度提取物對細胞有毒性,但25%濃度的HT/Zn-2Cu提取物細胞相容性最佳,細胞生長狀態(tài)良好。
640-3.jpg (228.71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7-8 18:19 上傳
圖 3. 鋅、Zn-2Cu 和 HT/Zn-2Cu 的細胞相容性。
通過堿性磷酸酶染色、礦化結節(jié)染色和基因表達檢測等方法,研究了材料對成骨細胞分化的影響。結果表明,HT/Zn-2Cu能顯著促進成骨細胞分泌堿性磷酸酶、形成礦化結節(jié),并上調COL-I、OPN、Runx2等成骨相關基因的表達。
640-4.jpg (285.09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7-8 18:19 上傳
圖 4. 鋅、Zn-2Cu 和 HT/Zn-2Cu 的體外成骨分化。
通過平板計數、細菌活死染色、生物膜染色和掃描電鏡觀察等方法,研究了材料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的抗菌性能。結果表明,HT/Zn-2Cu的抗菌效果最強,能有效殺死細菌、破壞生物膜,并誘導細菌產生過量活性氧導致其死亡。
640-5.jpg (294.17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7-8 18:19 上傳
圖 5. 鋅、Zn-2Cu 和 HT/Zn-2Cu 的體外抗菌活性。
通過對細菌進行基因測序和生物信息學分析,研究了HT/Zn-2Cu的抗菌分子機制。結果表明,HT/Zn-2Cu通過干擾細菌的代謝通路、細胞膜合成、DNA復制等多個途徑發(fā)揮抗菌作用,相比純鋅影響的基因通路更廣泛、調控作用更強。
640-6.jpg (277.14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7-8 18:19 上傳
圖 6. 鋅和 HT/Zn-2Cu 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 DNA 測序分析。
通過顯微CT掃描、組織切片染色和電鏡能譜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材料在大鼠骨缺損模型中的成骨效果。結果表明,HT/Zn-2Cu能顯著促進新骨形成和骨整合,其骨體積分數、骨小梁數量和厚度均優(yōu)于純鋅和Zn-2Cu合金。
640-7.jpg (307.01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7-8 18:19 上傳
圖 7. 鋅、Zn-2Cu 和 HT/Zn-2Cu 的體內成骨性能。
通過監(jiān)測大鼠體溫、檢測血清炎癥因子和細菌培養(yǎng)計數等方法,研究了材料在感染模型中的體內抗菌性能。結果表明,HT/Zn-2Cu能有效降低感染引起的體溫升高和炎癥反應,減少植入物周圍的細菌數量,控制感染的效果最佳。
640-8.jpg (296.13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7-8 18:19 上傳
圖 8. 鋅、Zn-2Cu 和 HT/Zn-2Cu 的體內抗菌活性。
通過繪制機制示意圖,研究了HT/Zn-2Cu的抗菌作用路徑。結果表明 ,鋅離子和銅離子通過破壞細菌細胞膜、誘導氧化應激、干擾細菌呼吸鏈和DNA合成,以及材料表面直接接觸殺菌等多種方式協(xié)同發(fā)揮抗菌作用。
640-9.jpg (323.92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7-8 18:19 上傳
圖 9. 抗菌機制。
研究結論
本研究證實,增材制造鋅基植入物經合金設計與微結構改性后,有望成為預防植入物相關感染的理想材料。合金設計形成過飽和固溶體,是機械強度提升的主要原因。微結構改性促使ε-CuZn?相析出,加速電偶腐蝕,增加了Zn2?和Cu2?的釋放。Cu合金化與熱處理結合顯著改善了植入物的成骨與抗菌效果。Zn2?和Cu2?的協(xié)同作用,不僅能促進成骨細胞增殖、上調成骨相關基因表達,還能破壞細菌細胞膜、誘導氧化應激。該方法有效實現了植入物的雙重功能化,在需要骨再生和感染控制的臨床應用中展現出巨大潛力。
文章來源:
https://doi.org/10.1016/j.biomaterials.2025.1234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