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冰墩熊 于 2025-9-23 16:56 編輯
2025年9月23日,南極熊獲悉,德國鐵路運營商德國鐵路( DB)近日宣布,已正式批準并集成3D Spark的CO?報告工具,用于備件的增材制造生產流程。在完成工具準確性驗證后,德國鐵路已將這項技術全面納入3D打印工作流程,進一步提升了碳排放監(jiān)測與管理能力。
微信圖片_2025-09-23_161104_886.jpg (193.14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4 小時前 上傳
△3D Spark和德國鐵路LOGO
隨著全球制造業(yè)對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注日益增強,企業(yè)正面臨越來越嚴格的排放測量與披露要求。歐洲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報告指令(CSRD)及排放交易體系(ETS)等新規(guī)不斷強化工業(yè)碳排放監(jiān)管。
在美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出了新的氣候信息披露規(guī)則,加州也推出了氣候問責方案。除了這些國家層面的努力之外,包括《溫室氣體議定書》和“基于科學的碳目標”倡議在內的全球標準也為一致、透明的報告設定了標準。
德國鐵路公司增材制造主管Arvid Eirich表示:“德國鐵路公司實施3D Spark的二氧化碳排放平臺,通過提升我們簡化可持續(xù)發(fā)展決策的能力,帶來了顯著的效益。該工具能夠基于高質量的估算,提供可靠、實時的二氧化碳排放報告,這支持了我們在優(yōu)化效率的同時減少環(huán)境影響的承諾?!?br />
微信圖片_2025-09-23_161117_662.jpg (54.1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4 小時前 上傳
△3D Spark平臺的儀表板視圖展示了德國鐵路增材制造業(yè)務的成本、時間和二氧化碳減排量
自動化3D打印制造碳數據
為了跟上步伐,德國鐵路確定了三個優(yōu)先事項:自動對每個3D打印部件進行碳評估,確保排放數據可以指導制造技術的選擇,并簡化報告,以便合規(guī)要求不會減慢決策速度。
事實證明,用傳統方法實現這些目標非常困難。Sphera GaBi、Ecoinvent或SimaPro等生命周期評估 (LCA) 工具可以提供準確的結果,但它們需要大約8小時的專家投入,并且需要 3-5天才能產生結果。這些工具價格昂貴,需要專門的培訓,并且在設計時并未考慮增材制造,因此不適合日常生產需求。
微信圖片_2025-09-23_161315_643.jpg (30.72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4 小時前 上傳
△3D Spark平臺的自動化制造可行性與技術分析
3D Spark表示,通過使用自動化制造可行性與技術分析平臺,當團隊上傳CAD文件、PDF或元數據時,系統會同時評估可制造性、成本、交付周期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排放量將按材料、構建過程和后處理步驟進行細分。與傳統工具不同,計算過程自動化且實時交付,精度可達±10%。
對于德國鐵路而言,這意味著過去需要數天才能生成的碳數據現在可以即時獲取,并直接集成到現有工作流程中。通過消除對外部軟件和顧問的需求,公司降低了成本,同時使工程師能夠在不中斷生產計劃的情況下權衡環(huán)境影響以及技術可行性和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