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俄羅斯的Astrakhan地區(qū),兩個十來歲的少年在3D打印技術的幫助下,打造出了一臺可以通過腦電波控制的的輪式機器人。
1.jpg (37.87 KB, 下載次數(shù): 113)
下載附件
俄羅斯少年造腦波控制的3D打印機器人
2016-3-14 08:38 上傳
這兩位年輕的發(fā)明家分別是Daniel Reshetnikov和Dmitry Ulevsky。根據(jù)Astrakhan地區(qū)教育和科學部門的說法,這個系統(tǒng)模型可通過思維控制進行導航,目前已經成功通過了測試。實驗證明,該設備能夠識別出心理命令,并將其轉換成數(shù)據(jù)信號。
2.jpg (39.97 KB, 下載次數(shù): 101)
下載附件
俄羅斯少年造腦波控制的3D打印機器人
2016-3-14 08:38 上傳
這個由兩個天才少年創(chuàng)建的裝置包括了一個可以遠程控制的可移動輪式平臺,以及一個能夠接收由操作員大腦產生的信號的控制器組成。
有趣的是,整個裝置的框架和外殼都是由這兩個男孩自行設計,并使用一臺3D打印機打印出來的,他們還自己開發(fā)了必需的計算機程序和心理/生物力學的命令識別算法。
"當然,這個項目并不是什么諾貝爾獎水平,其他開發(fā)人員都已經在開發(fā)這種控制系統(tǒng)。但是對于一個兒童項目而言,這仍然是少見的。要達到精確,對于這種輪式移動機器人的控制并不是通過思維過程,而是要靠大腦的活動來實現(xiàn)!焙⒆觽兯趯W校的科技負責人Ilya Voevodin說。
據(jù)悉,Daniel和Dmitry的設備是按照腦電圖學或神經接口的原則設計操作的。其中包括了一個腦波儀(EEG)來測試和檢測操作者大腦的電活動。該腦波儀在使用時需要將一些小的扁平金屬皮片(電極)貼到操作者的頭皮上?瓷先,EEG的電極片可以控制遙控車的加速和減速功能,而內置的加速度計則結合操作者歪頭來改變小車運行的方向。
孩子們稱,這個創(chuàng)造具有多方面的用途,但是對于殘疾人士來說尤其有益。比如那些失去了語言能力或者肢體癱瘓的殘疾人,使用這樣的設備,他們無需案任何按鈕就能夠控制輪椅或其他設備。此外該裝置也可以用于多任務。使用者可以將意識控制和手動控制結合起來,同時處理不同的設備。
3.jpg (49.66 KB, 下載次數(shù): 104)
下載附件
俄羅斯少年造腦波控制的3D打印機器人
2016-3-14 08:39 上傳
信息來源:3D打印制造網
|
上一篇:DMG Mori使用3D打印-CNC混合制造設備為保時捷開發(fā)賽車零部件下一篇:2016CeBIT:閃鑄科技蓄勢待發(fā),探索3D電子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