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從大自然中學習一直是一種重要的設計思維,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三周期極小曲面(TPMS)是一種在空間中三個維度方向周期性重復且平均曲率為零的特殊曲面,這一類結構表面光滑且孔洞高度連通,整體結構可由隱式函數(shù)精確控制,是一種設計建模多孔結構的優(yōu)異解決方案,已經在建筑學上得到了應用。
Jietu20220614-151012.jpg (55.28 KB, 下載次數(shù): 58)
下載附件
2022-6-14 15:11 上傳
▲ 圖為中國臺灣,臺中,國立臺中劇院
最近,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施雪濤 研究團隊 對各類三周期極小曲面(TPMS)進行了研究分析,設計并3D打印出一系列可匹配皮質骨和松質骨強度范圍區(qū)間的羥基磷灰石(HAp)陶瓷支架,研究成果推動了承重骨修復與再生技術的進步。
Jietu20220614-151017.jpg (60.28 KB, 下載次數(shù): 46)
下載附件
2022-6-14 15:11 上傳
設計與3D打印
從數(shù)學上講,TPMS結構有多種類型,他們研究研究了6種適用于組織工程支架的TPMS。根據(jù)其三角方程,取多項式系數(shù)在X、Y、Z三個維度上相等來控制孔徑,以減少因孔徑不相等而造成的各向異性問題,創(chuàng)建了各種各樣的極小曲面結構,由于所有的結構都可以在三維空間中形成一個完整的表面,因此可以通過改變結構單元的大小來控制孔隙直徑。
Jietu20220614-151022.jpg (47.19 KB, 下載次數(shù): 55)
下載附件
2022-6-14 15:11 上傳
▲ 圖:6個TPMS模型和基于TPMS結構的3d打印Hap支架
他們運用TPMS結構用來制作股骨的仿生支架,展示TPMS結構的仿生可行性。在對仿生股骨修復支架,它模仿了外皮質和內松質骨的獨特結構,兩者極其自然、牢固地結合在了一起。
Jietu20220614-151027.jpg (45.92 KB, 下載次數(shù): 58)
下載附件
2022-6-14 15:11 上傳
▲ 圖:用于股骨修復修補支架設計和細節(jié)CBCT
TPMS支架力學性能研究
在對HAp支架進行力學性能實驗中,發(fā)現(xiàn)支架結構是影響整體支架力學性能的決定因素,該團隊制備的基于不同結構的HAp支架可涵蓋的人類所有松質骨到皮質骨的抗壓強度區(qū)間范圍。
nimg.ws.126.net.jpg (45.41 KB, 下載次數(shù): 50)
下載附件
2022-6-14 15:11 上傳
▲ 圖:通過有限元模擬和壓縮實驗對支架的力學強度進行分析
TPMS支架細胞行為研究
細胞在骨修復支架上的增殖和粘附是其重要的生物學功能。不同結構對于人成骨細胞(hFOB)的黏附與增殖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TPMS結構對hFOB細胞的成骨分化起到更為明顯的促進作用,極小曲面平均曲率為0的特點也使得整個結構較為平緩,擁有更大的比表面積和表面連續(xù)性的TMPS支架大大促進了細胞的粘附與生長,因此在培養(yǎng)過程中細胞活性要高于網狀交叉結構中較為離散的細胞,在后續(xù)細胞培養(yǎng)過程中具有促進成骨分化作用與相關蛋白表達水平的作用。
nimg.ws.三十歲 126.net.jpg (59.5 KB, 下載次數(shù): 47)
下載附件
2022-6-14 15:11 上傳
▲ 圖:細胞在不同支架上的生長、粘附和成骨能力評價
TPMS支架促進股骨再生修復
骨修復過程中最重要的性能指標之一是力學性能,該團隊將TPMS支架和對照組支架植入兔股骨缺損內,在4周、8周、12周分別對成骨效果進行研究對比,發(fā)現(xiàn)TPMS組對于促進新骨生成效果明顯;對不同階段股骨的抗壓強度進行測試,發(fā)現(xiàn)TPMS植入組兔股骨抗壓強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Jietu20220614-151101.jpg (135.75 KB, 下載次數(shù): 60)
下載附件
2022-6-14 15:11 上傳
▲ 圖:植入TPMS支架與對照組在股骨再生中的體內評價
TPMS支架促進骨再生機制研究
通過基因芯片測序測定組織樣本中的差異性表達基因,并進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第4周時與交叉孵化支架相比TPMS支架樣本中的細胞因子-細胞因子受體、趨化因子信號通路、PPAR和AMPK通路上調,這些通路與骨再生早期的細胞募集、代謝、成骨和血管形成有關;在8周時,TPMS支架通過上調AMPK、糖代謝等成骨代謝相關通路,下調破骨細胞分化和PPAR通路(誘導成脂)促進骨再生。12周后,TPMS支架仍有活躍的成骨過程,但明顯促進了血管生成和破骨活性,包括HIF-1信號通路和鈣信號通路上調;钚约毎掣椒肿樱–AM)表達表現(xiàn)出強烈的骨代謝活性。另一方面,破骨細胞分化的增加表明骨重塑過程活躍。各種成骨、血管生成和破骨細胞分化途徑,如破骨細胞分化,MAPK信號通路、CAMs、Pi3k/Akt和血小板激活途徑在骨修復過程不同的階段差異很大。
Jietu20220614-151112.jpg (134.13 KB, 下載次數(shù): 56)
下載附件
2022-6-14 15:11 上傳
▲ 圖:差異表達基因的富集基因通路分析
施雪濤教授課題組及研究內容簡介:
施雪濤教授,博導,國家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課題組長期致力于生物醫(yī)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發(fā)和轉化、組織工程與干細胞治療、生物3D打印,尤其在基于生物材料的生殖系統(tǒng)修復與重建,以及力學適配性的生物粘合劑的研究和應用方面取得長足進展。目前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 等期刊共發(fā)表SCI論文130篇。申請國家發(fā)明專利30項,授權10項。
Jietu20220614-151118.jpg (89.08 KB, 下載次數(shù): 72)
下載附件
2022-6-14 15:11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