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未知大陸
華盛頓大學和桑迪亞國家實驗室的一組研究人員3D打印了一個有效的一氧化碳探測器。通過用打印的二氧化錫(SnO2)半導體催化劑裝飾還原型氧化石墨烯(rGO)傳感器介質,該團隊能夠生產出一種在室溫下可快速響應的檢測器。
202006120820588301.jpg (33.25 KB, 下載次數: 236)
下載附件
2020-6-12 11:03 上傳
制造傳感器 根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的數據,僅一氧化碳中毒在美國每年就造成至少430人死亡,此外還有5萬人次因毒氣而去急診室。由于缺乏氣味,一氧化碳幾乎無法檢測到,這意味著它可能對人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它通常是由于不完全燃燒而產生的,因此火焰的氧氣供應過低,無法進行完全燃燒。
盡管當今流行基于二氧化錫的一氧化碳檢測器,但是這些設備的制造可能既昂貴又耗時。最重要的是,通常必須將半導體材料加熱到高于400°C的溫度才能有效。高溫要求意味著難以制造薄、緊湊和柔性的設備。
二氧化錫-石墨烯納米墨水
研究人員開始使用改進的溶劑熱氣凝膠工藝,用納米級的二氧化錫裝飾還原的氧化石墨烯片。將所得純化的氣凝膠再分散,并用研缽研磨。將其與最終溶劑混合以生產二氧化錫-石墨烯納米油墨。
為了制造傳感器,團隊將銀電極噴墨打印在線寬在100微米范圍內的聚合物基板上。然后將二氧化錫-石墨烯納米墨水噴墨打印在銀電極的頂部以對其進行涂覆。然后對整個結構進行熱處理,以使其退火并進一步還原石墨烯,因此在室溫下將更有效。
202006120821198614.jpg (49.78 KB, 下載次數: 255)
下載附件
2020-6-12 11:03 上傳
銀電極和二氧化錫-石墨烯納米油墨的噴墨打印
在對傳感器進行測試時,研究小組成功地在氮氣中檢測到50ppm的一氧化碳。響應為15%,響應時間為4.5s,恢復時間為12s。據研究人員說,結果表明,打印的傳感器優(yōu)于之前在室溫下測試的其他傳感器。因此,該團隊得出結論,薄而靈活的一氧化碳傳感器可以通過可伸縮、低成本的協議進行3D打印,這為AM快速增長的用途列表增加了另一個潛在的應用。
這項研究的更多細節(jié)可以在題為“基于sno2 -石墨烯納米墨水的柔性一氧化碳傳感器的增材制造”的論文中找到。它是由Jialin Zuo, Sean Tavakoli, Deepakkrishna Mathavakrishnan, Taichong Ma, Matthew Lim, Brandon Rotondo, Peter Pauzauskie, Felippe Pavinatto和Devin MacKenzie合著。
隨著3D打印功能的發(fā)展,對3D打印傳感器的研究正變得越來越普遍。最近,中國的一個研究人員小組3D打印了一種堅韌而導電的聚合物水凝膠,以生產柔性可穿戴運動傳感器。傳感器的全面測試表明,它們可以將物理壓力變化準確地轉換為敏感的電信號。在韓國的其他地方,研究人員3D打印了一組高度靈敏,可穿戴的生物傳感器,能夠檢測到主動變化的身體應變信號。
|
上一篇:基于投影微立體光刻的3D打印技術及其應用下一篇:生物3D打印膠質母細胞瘤微環(huán)境模擬細胞依賴性和免疫相互作用
|